終結馬路積水硬傷 “海綿體”讓城市綠起來
不少網(wǎng)民指出,汛期一來,“逢雨必澇”,其應對之策,已不簡單是補齊城市基礎設施短板,而是建一座像海綿一樣會吸水的城市。但不必急于求成,更不能做勞民傷財、徒勞無功的表面文章,而是要總體規(guī)劃、分布實施。
海綿城市就是比喻城市像海綿一樣,遇到有降雨時能夠就地或者就近吸收、存蓄、滲透、凈化雨水,補充地下水、調節(jié)水循環(huán);在干旱缺水時有條件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,并加以利用,從而讓水在城市中的遷移活動更加“自然”,不用以前下水道等“灰色設施”。
建設海綿城市,首當其沖要扭轉觀念。傳統(tǒng)城市建設模式,處處是硬化路面。每逢大雨,主要依靠管渠、泵站等“灰色”設施來排水,以“快速排除”和“末端集中”控制為主要規(guī)劃設計理念,往往造成逢雨必澇,旱澇急轉。根據(jù)《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》,綜合利用各種工程技術手段,“滲、滯、蓄、凈、用、排”,發(fā)揮城市綠地、道路、水系等對雨水的吸納、蓄滲和緩釋作用,大限度減少由于城市開發(fā)建設行為對原有自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造成的破壞,以“慢排緩釋”和“源頭分散”控制為主要規(guī)劃設計理念。
建海綿城市就要有“海綿體”。城市“海綿體”既包括河、湖、池塘等水系,也包括綠地、花園、可滲透路面這樣的城市配套設施。雨水通過這些“海綿體”下滲、滯蓄、凈化、回用,后剩余部分徑流通過管網(wǎng)、泵站外排,從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統(tǒng)的標準,緩減城市內(nèi)澇的壓力。
建設海綿城市,關鍵在于不斷提高“海綿體”的規(guī)模和質量。
原有的“海綿體”要有效保護。過去,城市建設追求用地一馬平川,往往會填湖平壑。根據(jù)《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》,各地應大限度地保護原有的河湖、濕地、坑塘、溝渠等“海綿體”不受開發(fā)活動的影響;受到破壞的“海綿體”也應通過綜合運用物理、生物和生態(tài)等手段逐步修復,并維持一定比例的生態(tài)空間。
有條件的還應新建一定規(guī)模的“海綿體”。根據(jù)《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》,海綿城市建設要以城市建筑、小區(qū)、道路、綠地與廣場等建設為載體。比如讓城市屋頂“綠”起來,“綠色”屋頂在滯留雨水的同時還起到節(jié)能減排、緩解熱島效應的功效。道路、廣場可以采用透水鋪裝,特別是城市中的綠地應充分“沉下去”。
想象一下,建筑的屋頂采取綠化處理,建設雨水收集、過濾系統(tǒng),小區(qū)的地面采用透水鋪裝,并加建雨水塘、雨水收集池等設施……這樣的海綿城市是不是感覺很美好?讓城市“綠”起來,重慶市有這樣打算,建筑屋頂采取綠化處理,建設雨水收集、過濾系統(tǒng),小區(qū)的地面將采用透水鋪裝,并加建雨水塘、雨水收集池等設施;城市道路除了要在人行道鋪裝透水磚,還將在綠化帶建下凹式植草溝以及雨水花園,減緩雨水下滲速度的同時收集排放不急的雨水;對于更大范圍的城市綠地、廣場公園,從景觀綠化、苗木栽種,到地面鋪裝等方方面面都將融入海綿城市理念。
?。ㄙY料來源:綠島之海綿城市、經(jīng)濟參考報、安徽日報、華龍網(wǎng)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