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革廢水(Tannery wastewater)指制革生產(chǎn)在準備和鞣制階段,即在濕操作過程中產(chǎn)生的廢水。制革廠廢水排放量大、pH值高、色度高、污染物種類繁多、成分復(fù)雜。主要污染物有重金屬鉻、可溶性蛋白質(zhì)、皮屑、懸浮物、丹寧、木質(zhì)素、無機鹽、油類、表面活性劑、染料以及樹脂等。甘肅--制革廠污水處理設(shè)備
制革廢水的來源
制革生產(chǎn)可分為濕操作與干操作兩部分。濕操作包括準備工段和鞣制工段;干操作就是整飾工段。制革廢水主要來自濕操作準備工段和鞣制工段:浸水脫脂及其洗水、脫毛脫灰及其洗水、浸酸鉻鞣及其洗水、染色加脂及其洗水和其他污水。
制革過程中,原料皮的大部分蛋白質(zhì)、油脂被廢棄,進入廢渣和廢水中,造成廢水中COD、BOD較高,成為制革廢水主要有機污染源。
制革廢水除含有有機污染物外,通常還含有S2-、Cr3+及SS。因此,制革廢水是一種高濃度有機廢水,具有由染料和鞣劑造成的色度、由加入的硫化鈉和蛋白質(zhì)分解引起的臭味、由硫化物及三價鉻引起的毒性。制革廢水通常進行鉻回收后再合并處理。甘肅--制革廠污水處理設(shè)備
制革廢水的特點
制革廠廢水排放量大、pH值高、色度高、污染物種類繁多、成分復(fù)雜。主要污染物有重金屬鉻、可溶性蛋白質(zhì)、皮屑、懸浮物、丹寧、木質(zhì)素、無機鹽、油類、表面活性劑、助劑、染料及樹脂等。